
新能源车补助政策是否会火爆重庆电动汽车展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日在部署 “十三五”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时指出,中央国家机关配备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将创新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为鼓励和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应用,在当天会议现场还启动了新能源汽车自助分时租赁项目,演示了自助服务的过程。
恰逢这个时间点,2016重庆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展即将开幕,这势必会让本次展会变得异常火热。本届活动以“创新、共享、绿色”为主题,紧紧围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以展示展览为主线,力争通过万人试乘试驾、经销商大会、学术发展报告等活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加大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力度,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建立健全充换电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销售流通渠道,抢占未来汽车产业战略制高点,进一步推动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迈进。
尽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新能源汽车自助分时租赁项目等足够吸引眼球,但坊间舆论还是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焦点锁定在50%的新能源公务车比例上来。相较于2014年前后有关政策要求“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采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表述来看,50%的新能源公务车比例大幅提升,其背后透露的积极引导信号绝不仅仅局限于数字上的变化
结合2016年起执行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以及近日陆续落地的地方版补贴看,其传递出一方面政府继续大力鼓励新能源车普及、应用的态度,如提升新能源公务车比例;另一方面也通过补贴不断退坡、抬高补贴门槛、采用诸如不予限行等行政措施对外集中释放了在大力支持新能源车普及之余有意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