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媒:香港可借力会展业谋求“经济突围”
港媒称,近年来,随着北京、上海、广州、东北、中西部五大会展经济带的崛起,香港会展业的发展受到挑战,香港会展业经济出现区域地位弱化倾向。有鉴于此,香港政商界或应考虑充分利用香港会展业的雄厚基础,联合香港社会各方面人力和财力,打一场以提升香港会展业,引领香港突围,迅速拉动香港经济的联合战役。
据香港《信报》网站6月24日文章,香港是世界会展业五大中心之一,拥有全世界最繁忙的空运港和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作为自由港,展品进出香港不需要上税,报关手续简捷,方便人员和货物的进出,给商家带来诸多便利。
诚如国际会展业内人士所言:“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会展业不仅本身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零售、广告、创意、娱乐和基建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它体现的不是1+1=2简单的组合,而是有助各行业达成乘数效应和经济效益。可以说会展业是一项以一带面的朝阳产业。
会展业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窗口。会展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较其他产业低,且能自动生成会展拉动系数,即投入1元的会展产业便会产出多元的周边经济效益,世界知名会展大国德国英国法国的会展拉动系数为1∶9或以上,亚洲区的新加坡更高达1∶10,会展业因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亮点,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商界重视和投入。
而香港现时有超过50个大小不同的会展场地,可提供的总展览搭建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香港2015年共举办了100多项展览,吸引超过170万名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MICE)的海外过夜旅客来港参加。2015年,有3项全球最大及10项亚洲最大的展览会在香港举行。
这些足以证明做好全面性全球性的宣传,做大做强香港世界级的会议、展览事业是大有作为的。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具影响力的论坛应运而生,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高层论坛,与会者含两岸三地及各国领导人、著名学者、科学家和商界领袖等,是颇具影响力的论坛盛会。鉴于目前内地举办一些国际会议仍有一些限制,香港可尝试与各地政府合作,争取将一些原在内地举办的有影响力的论坛或分论坛放到香港举办。此外,还有一些国际会议,如新华社举办的世界媒体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都可以争取在香港举办或设立分论坛。香港每年都举办大型的活动,培育出大批具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有条件争取申办更多的国际性会展、博览会和高端论坛。
着眼于目前香港经济的变化、本土优势的特点以及对旅游业的利好政策因素,相信这些“高大上+接地气”的展会和论坛活动的举办,对于香港旅游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香港经济的提升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