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展台搭建设计一大型广州展览设计搭建商_广州展会设计搭建公司

广州展台搭建设计一大型广州展览设计搭建商_广州展会设计搭建公司

全   国   咨   询   热   线020-2984076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诊断分析报告

文章出处:admin人气: 发表时间:2016-12-30 【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展业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一方面,会展业发展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会展业或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从注重规模、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我国的会展业和会展经济进入新常态。

从2000年我国提出会展经济的概念以来,中国会展业经历了快速成长,同时,发展中的问题也在不断凸现出来。

1、宏观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会展业存在多头管理、互相掣肘、资源分散的现象。我国目前尚缺乏明确的会展业管理的牵头部门。目前,在中国很多城市,会展业有至少三个主管机构,分别是商务委(商务局)、贸促会和旅游委(旅游局)。有的城市的商务局“强势一点”,有的城市的贸促会更活跃一点,有的城市是贸促会和博览局合署办公(如成都市博览局)。但这些城市都有一个特点,即商务局、贸促会、旅游局各管一摊,即旅游局分管会议和奖励旅游,而商务局和贸促会负责展览的招徕和管理。上海即是如此,分管会议、展览的有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商务委和中国贸促会上海市分会。

上海市旅游局除了管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促进会奖旅游业的发展。上海市商务委下属有一个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主要职责为受商务委委托,承担本市会展产业促进及协调工作,对外宣传、推介本市会展业发展环境,参与制定本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及会展促进政策,推进本市会展业标准制定等。中国贸促会上海市分会的职能之一是“在国际网络、会展展览、经贸咨询、法律仲裁、信息交流等领域提供服务”。上述的商务局、贸促会、旅游局三个机构各自分管展览和会议,部门间政策执行的着眼点和目标存在差异,职能交叉,分散用力,利益掣肘。这种现象不只上海独有,北京等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国家层面对会展业发展缺乏明确布局规划,中央、地方会展业发展目标、重点、政策措施缺乏宏观指导,比如,一些地方不顾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未充分考虑地方会展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条件,盲目建设会展场馆,造成会展场馆闲置,利用率低,资源浪费。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诊断分析报告(图1)

2、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行业都参与进来,也吸引了一些缺乏资质、办展能力差的企事业单位。导致会展业市场鱼龙混杂,低水平重复办展、无序竞争、恶意欺诈现象时常发生。

展会效率低下,有的有名无实,扩大广告宣传,有的挂国际、全国,但实际上与讨价还价的集贸市场无异。而会展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实际,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无法可依,违规办展没有处罚整改依据,导致部分展会重招展轻招商,重创收轻服务,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侵害参展商与观众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会展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制约了我国会展业持续健康良好发展。

我国现行会展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多形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年代久远,无法适应当代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会展业管理机构更迭太多,不少地方和单位的职能流失严重,疏于管理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会展业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互相掣肘、监管缺失的现象。健全会展业法规体系、推动会展业经营、管理法制化迫在眉睫。

3、市场化程度低

国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长期保持了较快经济增速,但与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也是分不开的。我国展览业,无论是展览主办方还是会展场馆方面,国有企业都担当着老大的角色,会议产业链上民营企业较为活跃,但普遍散而小,做得有规模的还是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紧密的社团、事业单位作为会展主办方,办会办展方式仍然具有典型的政府味道。

然而随着产业整体走向成熟,行政部门过多干预微观决策的弊端正日益显现,持续不退的场馆建设就是典型例子之一。不但京沪穗等核心展览城市的大型展馆正加快改扩建步伐,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纷纷将兴建展馆作为推动当地会展业发展、拉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一些地方会展场馆建设超过实际需要,场馆利用率不高,部分场馆闲置现象严重。会展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会议也许可以打造,展览则必须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如果条件不具备,不断新建、扩建会展场馆,效果会非常不尽如人意。

我国办展机构多元,一些展会,尤其是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办的展会仍然采取组委会运作制度,没有实行真正的企业化经营。不少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办展机构到当地办展,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会展资源的非良性竞争。行业标准缺失,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力度不够,竞争秩序较差。至今尚未建立全国行业中介组织,行业协调自律程度较低。

4、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

总体而言,我国会展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多数会展企业规模较小,缺少办展经验和办展能力,主营业务不突出,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思路。一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型会展企业,尚欠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与国际著名展览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行业内专业化分工协作尚未形成,行业配套服务相对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展会数量、展馆面积已居世界前列,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展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规模是品牌展览形成的基本条件,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展会的聚焦和辐射的范围。世界第一展览强国德国每年举办约130个国际展,净面积69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览搭建区超过5万平方米。中国缺少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展会品牌。

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程度随着近年来会展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如上海成功引入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电子通信展的亚洲版、与德国三家著名展览公司合资经营新国际博览中心,外资展览或国际性会议的举行提升了中国会展业的形象地位,但可以引起国际反响的本土制作的展会非常少。德国等会展大国的会展业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办展览的受众对象是国际化的,这也是限制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关键字: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诊断,分析报告,随着,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020-29840768

手机:15975558396

邮箱:sczhanlan@163.com

地址:广州天河区珠吉街东横三路8号广桥商务园B栋4楼401

在线客服
  • 潘经理(微信同号)
  • 手机:15975558396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