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展览,为何不能做精致?
2016第三届多人行国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展览会暨2016多人行国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技术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小型展览,观察员在参展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中小型展览所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海报设计较为粗糙简陋
本届展览名称颇长,随便拎几个关键词便会搜出一大堆相关展览,使此次展览在众多同类型展览中很没辨识度。经调查,有88.9%(样本量45)参展商来自深圳,其余均处于珠三角地区,与名称中的“国际”二字不相称。另外,少有展商符合 “智能医疗”,专门为此来的观众对主办方怨言很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展览里找不到任何一份宣传资料手册,连展商名录都只在二楼有,展览信息寥寥无几。

下届展会预告仅有一张小海报贴在角落
现场管理上:参观证和贵宾证随意发放,失去了观众分类的意义。同时安保工作十分松散,基本上来者必进,对发传单小广告的视而不见。提供免费体验项目的参展商表示体验的无关人士实在太多,甚至打扰了展台内部的正常商业交洽,而主办方并未派遣安保人员维护秩序,十分不满。

展会现场
服务上:配套餐饮不到位,仅有一小柜台与主办方合作并且价格颇高,多数展商选择了发传单的外卖,这对展会秩序和卫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并有展商反映在深圳七月的天气布展时没有空调、主办方只提供了一个椅子、第二天开展时部分灯光都没有打开显得很暗等等现象。
本届展览中所出现的不足并不是个例。多数国内展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覆盖面太窄,不顾展商参展后的物流、住宿、餐饮等等,展会现场的卫生也十分差劲。其实展商普遍反映宁愿多交钱也希望能够有个好的参展体验,不然每次参展自己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其次中小型展览的观众信息登记松散,导致开办下一届展览时主办方需通知大量非目标观众。很多主办方在招展的时候只顾着把展商拉过来,完全不在乎展商参展的目的,不顾其针对的人群,一锅大杂烩在场馆里参展。

长沙一中小型展会
如何做一个精致的中小型展览?观察员认为可从以下4点进行改进:
1. 主办方须明确自己的办展目的、招商范围和专业领域,对症下药进行宣传,绝不能出现冠名和介绍都名不副实的情况,信息真实可信是基本原则;
2. 以客为主进行销售,了解各个展商的目标、需求、受众,针对设置活动,真正起到一个交流平台的作用,不要让展览沦为卖场;
3. 从小做起,切记贪大贪全。量力而行,追求效率做成品牌,从大而泛到小而精;
4. 提供更精致高端的服务,在细节方面全方位满足参展商,提高参展体验。
展览找准自身定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展览,要帮助参展商达到何种目的。这样才能做的更加精细,做到小而美,服务细致周到。而非只提供一个场地,把参展商招揽来了便不管不顾,宛若大卖场也没有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