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打造会展集团军、促进武汉会展业升级的建议
2015年9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武汉建设“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将其打造成国家展览中心城市。
2015年12月29日,武汉市委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武汉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作为经济升级版3个重点工作之一——武汉市要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要求大力推进现代金融、会展、旅游、商务等升级发展。
按照规划,2015年武汉市举办展会数量要突破1000场次,其中每年举办国家级大型展会8—10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展会20—30个。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武汉总展览搭建规模与2014年相比略有增长,且发展水平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仍差距明显,在杭州、南京、成都、重庆等二线城市中居后,在中部地区落后于郑州、长沙,要实现武汉建设全国重要会展中心的战略和“十三五”会展业升级的目标任重道远,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虽然2015年积极引进了一些专业展和巡回展,但大多是外地公司组展,由于其流动性,且对政府资金补贴及优惠政策要求多,拉动本地经济有限,且无法带动武汉本地就业增长,昙花一现,对武汉会展业持续发展帮助不大。
二、本地知名大展数量不多,专业展大多生存艰难,消费展大多生命力脆弱。武汉本地培育的专业展,运作的会展公司大多实力较弱,同时受到外来同类型、同题材展会冲击;另外消费展更是存在展题高度重复、恶性竞争的局面。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办展主体市场化程度低,本土会展公司实力弱,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不理想;二是行业竞争无序,品牌展会项目得不到扶持和会展专项资金的奖励,很多展会办成“路边摊”,市政府出台过相关会展管理办法,但执行效果差强人意;三是配套设施尤其是展馆交通环境不足制约了展会服务质量。
为此,特建议:
一、打造本土会展企业集团军。政府的会展专项鼓励资金重点支持本地会展市场主体,建议重点扶持一批公司和展会项目,聚合本土会展行业的力量,比如集合展馆、组展商、设计搭建、物流、餐饮等企业的力量,鼓励会展龙头企业开展上市、收购并购等资本运作,打造武汉会展集团军,共同做大武汉本土的品牌会展公司和品牌展会项目。武汉如果形成会展企业集团军的格局,可以有效改变武汉会展散而小的现状,增强武汉在全国会展业话语权,升级武汉展会的品质和规模,打响武汉在国内国际上“会展之都”名片。
二、提高展会市场化运营力度。武汉经济总量已迈入“万亿俱乐部”,急需提高展会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武汉会展业全面升级。政府大展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政府展会项目应该由专业会展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运营,政府购买服务,不直接办展,交由市场主体。比如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将原有政府主导的会展项目交由专业会展公司运营,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会展模式。
三、加强国际化与智能化建设。不管是经营城市,还是经营企业,搭上互联网快车、开启国际化视野、寻求全球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武汉市已经提出“城市合伙人计划”促进互联网尖端人才回流,我市会展企业和会展人,应顺应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的时代潮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和思路,完成升级转型和自我突破,为武汉城市经济升级、成为城市合伙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