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第二届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

3月30日下午,“迹象”——2017第二届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院主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岭南美术馆承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广州雕塑院、深圳雕塑院、佛山艺术创作院协办。展览以学习生活在广东的“80后”、“90后”雕塑家为主体,共展出80件优秀雕塑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俞畅,东莞市文联主席周汉标,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林国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吴雅琳等出席了开幕式。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表示,“展览主题‘迹象’表现的是年轻人在学校经过四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后走向社会的一种探索的迹象、创作的轨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我们的生活,他们探索出来的东西是可观可喜的,有些新材料语言的运用和他们对材料的把握让我很感动。这种迹象让人振奋,这是广东雕塑界的未来。”他还谈道,“希望我们以后的教学,以及走向社会的学子们能更加贴近生活、还原时代给我们的感觉。”

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表示,“为展示广东地区雕塑创作的成果,推动广东地区雕塑艺术的发展,从2014年起开始‘迹象’系列展览,三年过去了,今年我们推出第二届广东当代雕塑展,不同于上一届的是,这一届我们集中呈现的是广东‘80后’、‘90后’雕塑家们群体学术的探索累积,他们像早春的花木,实践了雕塑语言的无尽可能性。”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俞畅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据了解,当下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空前多元的格局,区域性雕塑群体的繁荣在中国当代雕塑发展中愈发重要。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带动下,广东地区积聚了一批创作能力很强的雕塑家,也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此次“迹象”——2017第二届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以学习生活在广东的“80后”、“90后”雕塑家为主体,他们是广东雕塑发展的生力军,对城市文化特征变化敏锐,他们以空间、材料、或从艺术形式等方面为个人视角找到的特有的雕塑艺术语言,体现了当代雕塑的无限可能性。

《界》 吴特 不锈钢、木、皮毛 50×50×70cm

《度量21克》 占研 PVC板材、铝合金型材、钢丝等

《一合相》 陈芳玲 陶

《逻各斯的线条》 蔡健恒 金属焊接、玻璃钢 240×120×100cm
2014年,首届“迹象”——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亮相岭南美术馆,展示广东地区当代雕塑的创作成果,展览通过与国内当代雕塑的一般状态进行比较,展现了广东当代雕塑的特色,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展览在延续2014年首届当代雕塑邀请展的同时,有许多新的突破,展出的80件优秀作品涵盖了当下许多创新雕塑艺术语言,是对青年力量创作状态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验,也呈现出广东当代雕塑的多样面貌和发展方向。



展览现场
主办方岭南画院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搭建广阔的平台推动青年雕塑家成长,加强本土青年雕塑家的社会价值,推动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梳理广东当代雕塑艺术发展“迹象”。据悉,本次展览设计从3月30日展至4月16日,将为东莞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雕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