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食展5月5日开幕 国际食品展中国力量
2016年5月5日,第17届sialchina暨中国国际食品与饮料展览会(中食展)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国内顶尖的食品专业展会,共有67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加。
中食展被誉为国际食品行业的风向标,更是这个行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显露王者气概,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同国外同行展开激烈角逐。黑龙江姑娘刘鸿仪辞去国外优厚待遇,在伊春散养起森林雪猪,并且按照欧盟标准生产出萨拉米等低温高端肉制品,她的目标是像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一样,在世界刮起中国旋风。在中国风的影响下,杭州盛格公司的奚志强由过去出口为主,转攻国内市场,他们的速冻熟水饺,调理蔬菜等食品受到消费者好评。山东对日韩出口企业占到国内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不少企业也开始把出口国外优质产品,慢慢地在国内建立营销渠道。黑龙江更是携白山黑水的自然低温区位优势,52家企业组团打造稻米之城,从订单农业到京东商城,从小众化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他们用实力在稻米竞技舞台上喊出中国声音。
食品加工能多个角度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学习,慢慢地融合,开始展露头角。展会上有多国食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组织一场创新食品大赛,入围中国产品多达十二个。
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不少东欧国家的特色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很多国家可以跨境用人人民币结算,对一些经销商很有诱惑力。波兰的特色香肠火腿等肉制品,很受国内代理商的青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接触异国文化的时候,对他们的风土人情了解得越透彻,越有利于中国生意进一步深入。十多年的时间,国外牛肉出口到中国,更多的适合中国本土的营销策略,让他们崭露头角。澳洲肉类及畜牧协会的唐雪虹女士介绍说,他们为中国消费者设计了大约50多种日常产品,像精美的火锅产品,容易烹饪的牛排等很多迎合我们消费习惯。201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达到了10万吨。在牛羊肉贸易上,中国已经成为澳方第四大贸易伙伴。
博览会一直到5月7日结束,也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美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