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9届广交会采购商与成交额系双回升
第119届广交会5日在广州落下帷幕。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报到185596人,比2015年春交会增长0.43%;累计出口成交1822.88亿元人民币(折合280.84亿美元),比2015年春交会增长0.1%。尽管增长微弱,但却令人欣慰。这是近年来连续多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和与会境外采购商数量“双降”后首次出现回升,对于我国外贸出口“晴雨表”与“风向标”的广交会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
企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鉴于严峻的国际国内销售形势,格兰仕集团格外看重本届广交会,为此在本届广交会上展出了企业近年研发的全新“G+”全系列智能家电产品,包括会“说话”的洗衣机,会“感知”的微波炉,会“上网”的电饭煲、空调等等,而此系列智能家电均可通过手机“G+智慧家居”APP实现智能云接入,从而实现智能服务。格兰仕集团海外市场销售总监刘清宇介绍说,家电业“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趋势,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处在有利的竞争位置。借助“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格兰仕加大了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根据目前的在手订单来看,公司不同类别产品同比有15%—30%不等的增长。
机电、家电产品是历年广交会成交的主力,约占广交会总成交额的一半左右。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消息称,本届广交会机电馆成交额141亿美元,比第118届广交会增长2.13%,其中美洲地区成交额增长8.8%。机电产品的增长,为本届广交会结束“双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说,本届广交会品牌展览搭建区成交93.2亿美元,增长6.0%,占总成交额的33.2%,品牌展区的高增长也为本届广交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说明具有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企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徐兵表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广交会全力以赴打好外贸回稳向好攻坚战,大力抓成交;参展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以技术创新、绿色环保、自主品牌的产品赢取市场。一批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网络的企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显著提升,尽管仅仅是0.1%的增长,这也让大家看到了我国外贸企稳回升的态势。
“一带一路”客商盈门
在本届广交会上,格力电器的一款空调产品,将空调主面板做成了“一幅画”,还特别推出外观定制服务,空调主面板可按要求更换为油画、全家福、婚纱照等图案,以满足海外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这款产品在本届广交会上大受欢迎。记者问现场销售人员,这款产品哪里的客人最感兴趣?销售人员脱口而出:“中东客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商。”销售人员说,整个广交会期间,明显感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商趋多。
记者了解到,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报到185596人,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比2015年春交会增长0.43%。报到人数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印度采购商仅次于中国香港位居第二,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采购商等位居前十。对此广交会组委会表示,本届采购商报到人数微增,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人数增长明显,同比增长0.80%,占总体的43.97%。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东盟和南盟,同比分别增长6.01%和5.65%。发达经济体及传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增长较明显的有:美国同比增长2.61%,加拿大同比增长2.54%,欧盟同比增长0.77%。
全球采购商更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
本届广交会上,成交额和与会采购商数量的回升让大家欢欣鼓舞。不少参展商表示,看到了外贸企稳回升的希望。然而也有不少参展商表示,尽管有积极因素出现,但当前外贸形势逐年下滑趋势未有根本变化,他们仍然“压力山大”,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国际市场不稳定等,都严重影响企业接单。
记者从本届广交会成交订单中发现,6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达到82.4%;长单占比依然偏低,仅为17.6%。中短单占比如此之高,表明我国外贸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此徐兵表示,全球贸易仍然处在低迷状态,整体外部环境不利;中国对外贸易进入转型和升级的阶段,过去传统出口产业优势不再,新的出口优势短期内又难以整体凸显,这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外贸走上新的台阶。“全球采购商的采购意愿有所增强,对价格敏感度有所降低,更能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国内企业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徐兵说。
广东展览业明晰“十三五”发展方向
119届广交会采购商与会和成交情况回暖。广交会是中国展览业重镇广东的招牌展会,以广交会为代表的一系列广东展会近年来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展、文化创意展新鲜出炉,珠江西岸展览经济产业带呼之欲出。
广东省贸促会自2011年起发布广东省展览业白皮书。记者从省贸促会即将发布的《2015年广东省展览业发展白皮书》获悉,“十二五”期间,全省展览会数量年增长率为10%,展览面积年增长率8.78%。无论是展览数量还是展览面积,广东省均居全国第一位。
“十三五”广东展览业十大发展方向
1.展览业宏观管理更加明确
广东省此前出台《广东省会展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广东省展览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2.政府展会市场化改革加快
“承办外包”“委托审计”“混合所有”将成为政府展览会市场化改革主要方向。
3.自贸区提供展览创新平台
自贸区具备的进出口贸易、金融等多种功能与展览业具有极高的贴合度,极大降低厂商的参展成本,缩短订单的生产周期。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新命题
硬件(展馆)的供给与展会需求不匹配,特别是新建展馆无法吸纳大规模展会,带来展馆和吸纳的展会结构性不协调的新命题。
5.“互联网+”融合展览业
新媒体技术全面融入展览各个阶段。通过展览会平台,深耕行业资源,融合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发展。
6.展览业加速“走出去”步伐
“一带一路”战略为展览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出境展,其将拥有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7.展览业资本化进程提速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活跃的展览市场,广东省展览业在“十三五”期间将迎来一批展览上市企业。
8.展览业标准化建设加快
广东省展览业在标准化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国家推动展览标准化建设,广东省的展览业标准体系也将加快进程。
9.绿色环保搭建迎来良机
随着《环保展台评定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倡导展览业低碳环保,绿色理念,推动展览业绿色发展有了落脚点。
10.VR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可以让参观者与展品之间具有更强的互动性、沉浸感与参与感。